中新网哈尔滨12月7日电 (记者 王妮娜)“采冰了……”伴随着“冰把头”的喊号声,第四届哈尔滨采冰节于7日在松花江上开幕,巨大的“头冰”从江水中取出,也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开工建设。
采冰汉子在从江水里捞“头冰”。
当日,在松花江面上,冰层已达到30多厘米厚,具备采冰条件。一早,七八个采冰人用冰锯画好线后切割冰块、又用冰锥凿开冰层,用冰镐将冰块拉出水面,今年采冰节的“头冰”从封冻的松花江面上取出,被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起翔和北京冬奥会冠军张雨婷绑上红缎带,运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哈尔滨位于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这里属于高寒地区,因此,哈尔滨也被称为“冰城”。哈尔滨采冰节是我国最大的采冰仪式,每年12月7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大雪,也是这里的“采冰节”。
当日松花江畔,代表着赫哲族文化的“撮罗子”矗立在岸边,迎风旗、震天鼓、祈福词、出征酒,舞龙旗、扭大秧歌,还有岸边两大排大铁锅内煮出热气腾腾,让这里欢歌笑语,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盛大的节日。采冰节现场,江水炖鱼、冻梨、冻柿子,游客都可以敞开了吃。现场还设置了滑冰和冰球表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现场,两排大铁锅煮出热气腾腾的东北饺子。
今年的“头冰”将运至冰雪大世界祈福钟前建造的“头冰台”。“从今天采出松花江头冰开始,采冰汉子们将在这里工作半个月,每天采冰量达6000立方米以上,这些冰都将运送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冰雕的材料,再经过工匠雕琢,一座座冰宫殿、冰城堡将拔地而起。”现场,一位冰雪大世界的负责人说。

外国朋友也来参加“采冰节”。
“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河南网络博主“煤球侠”感受过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和看过采“头冰”后说,“哈尔滨玩冰真就不只是说说而已,太震撼了”。(完)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达卡消息:联合国难民署6日表示,感谢中国政府在罗兴亚危机的关键时刻提供慷慨援助,彰显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逾6万名身处孟加拉国的罗兴亚妇女和女童将受益于中方援助。
综合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联合国难民署消息,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妇女健康包启动仪式6日在联合国难民署驻孟加拉国代表处举行。

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姚文表示,此轮罗兴亚危机爆发6年多来,孟加拉国政府为避乱民众提供慷慨援助,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但随着国际社会关注度和援助不断减少,难民营生活条件及安全形势正在恶化。
他指出,避乱民众渴望回到家园,也应该回到家园。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孟(孟加拉国)缅(缅甸)共同努力尽早实现遣返进程。中国政府也十分关心避乱民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此次价值150万美元健康包捐赠,将有助于避乱民众妇女提高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联合国难民署驻孟加拉国代表利兹维表示,衷心感谢中方对避乱民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援助。中国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慷慨援助,充分体现了对避乱民众的关心、对联合国难民署工作的支持,彰显出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

据联合国难民署介绍,孟加拉国红新月会将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确保中国赠款支持下的超过25万套卫生包能够送达罗兴亚妇女和女童手中。到2025年,逾6万名12岁至50岁的罗兴亚妇女和女童将受益于中方提供的支持。

据介绍,中方援助资金将用于提供卫生包内部分物品,包括沐浴皂、洗衣皂和水桶。200多名罗兴亚妇女和孟加拉国当地妇女将生产卫生包内其它物品。这使她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技能服务于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力更生和维持生计的机会。
联合国难民署同时呼吁各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支持孟加拉国政府应对罗兴亚难民局势的人道主义努力。
2017年8月,缅甸若开邦发生多起袭击,数十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涌入邻国孟加拉国。联合国多次呼吁为罗兴亚难民返乡创造条件。(完) 【编辑:陈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