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西万载12月7日电(巫发阳 陈欢 何涛)眼下,正是脐橙采摘季,走进江西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一颗颗脐橙树错落有致地种在半山腰,金黄的脐橙藏在翠绿的叶子下,村民们正弯着腰采摘脐橙,脚下的塑料桶中很快就装得满满当当。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在采摘脐橙。巫发阳摄
“我们万载的土地富硒,所以我就想着从赣州引进脐橙树,试一试能不能种出富硒脐橙。”谈及种植脐橙的初衷,茵果村支部书记欧阳小胜笑着说。
2017年,茵果村专门成立了赣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赣州引进了纽贺尔、赣南早等品种的脐橙树苗,承包了茵果村的500多亩山林,种下了11000多棵脐橙树。
经过多年的精心栽培和养护,今年冬天迎来了第一茬丰收的脐橙。“今年是第一年采摘,所以量不是很大,脐橙总产量只在20万斤左右,总产值60万元左右,明年后年产量会逐渐增加。”欧阳小胜自信地说。
茵果村的脐橙种植基地里,村民辛系春正忙着采摘脐橙,“我之前在家里种田,现在来了脐橙基地干活,每个月能拿4000元,每年还能拿到一笔分红,一年下来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在运输脐橙。巫发阳 摄
采摘下来的脐橙装在一个个桶里,村民欧阳木林正挑着一担脐橙缓缓走下山,他一边走一边和记者聊,“我是负责采摘和搬运的临时工,每天有150元的工资,一个月能在这做事10多天,一个月也有差不多2000元收入。”

据了解,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雇用了2个长期工、6个脱贫户负责脐橙树的施肥、除草、浇水等日常养护工作,偶尔还会请20多个临时工帮忙采摘、运输脐橙,7名合作社社员每年可以领取净利润的6%作为分红。
看着装得满满当当的三轮车,欧阳小胜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的赣潭脐橙基本上不愁销路,除了批发零售和游客采摘以外,我们还和周边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一次性就会采购几百箱脐橙作为员工福利发放。”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将脐橙倒入三轮车中。巫发阳摄

乡村振兴离不开可持续性的村集体经济,脐橙基地作为茵果村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创造4万-5万元的分红。作为村书记的欧阳小胜对于村民们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周边村民看到合作社种脐橙有了可观的收益,现在也有点心动了。未来如果他们有需要的话,合作社会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家一起把赣潭脐橙种好,大家一起富起来。”

万载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万载县积极抓好新乡贤统战工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聘请120余名优秀新乡贤担任招商顾问,组成招商小分队,通过以贤招商、以商招商,实现“万商回归”、资金回流,促成江西精匠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落户万载县,总投资达1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完)
中新网沈阳12月7日电 (李晛)中国科学院7日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
12月7日,《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在沈阳发布。李晛摄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过程,显著影响森林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特征,从而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蓝皮书》指出,2001年至2022年间,全球年均森林过火面积为4695万公顷,是同期年均人工林增长面积的11倍。在此期间,全球林火共排放339亿吨二氧化碳,可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35 ppm(百万分之一),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全球林火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半球高纬度针叶林区的林火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蓝皮书》显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蓝皮书》对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进行了梳理,以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事件为例,本次林火直接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5亿吨,高于加拿大过去22年林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13.74亿吨),严重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此外,2023年5月至8月,加拿大林火累计排放1002万吨PM2.5,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波及本国全境,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北半球广大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0亿吨。
《蓝皮书》建议:建立包括自然过程的全口径碳核算体系。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碳排放源,建议将其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将林火碳排放的风险防控纳入碳汇林市场的碳交易体系。同时,建议加强极端林火防范与管理,深化林火碳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撰。(完)